世界最大红酒排行?
世界最富有的拉菲红酒创始人?
一提起葡萄酒,大部分人就会脱口而出:拉菲,也许是拉菲的名气太大了,所有人都晓得它的大名,不过,想想也是,拉菲在世界闻名,出身高贵,那么多名人争相为它做广告,怎么可能不世界闻名呢。 拉菲庄园是世界顶级红酒酒庄,拉菲庄园坐落在波亚克区北方尽是碎石的一个山丘上,气候土壤条件得天独厚,占地约一百公顷,面积之广居五个一等顶级酒庄之冠。 拉菲酒庄是由一名姓拉菲的贵族创园于1354年,在十四世纪已相当有名气了,到1675年她由当时世界的酒业一号人物希刚公爵购得,现任庄主埃里克男爵上任于1974年,其锐意革新和苦心经营使得拉菲葡萄酒摆脱了60-70年代的平凡而重新达到巅峰。 葡萄酒爱好者都知道,波尔多在1855年对该区的名庄进行了评级,当时他们在庄园中挑选出了61个最优秀的名庄,在诸多评比中,拉菲排名第一。 拉菲集团的标志中嵌有代表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五箭族徽,象征着凝聚团结,同舟共济的精神,是品质的象征与保障,这是集团创成之初的原貌,统一标志后,精选系列酒标整体视觉设计将继续沿用原先配色与风格,传奇和传说系列则会在酒标底部标有“精选系列”署名。 在1985年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一瓶1787年的拉菲红酒以10.5万英镑的高价拍卖,创下并保持了迄今为止最昂贵葡萄酒的世界纪录,如同这个世界纪录一样,自14世纪开始,拉菲就不断书写着关于葡萄酒的行业神话。 拉菲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酒类,而更吸引人的是她背后一连串的历史,也就是这历史感为她融入了诸多价值色彩。
红酒值得收藏吗?
顶级酒庄:拉图、拉菲、奥比安、木桐、玛歌,其酿造的红酒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此外,美国加州的光荣和澳洲的奔富也极具收藏价值。年份是收藏价值的另一考虑因素,同一产地。不同年份决定了红酒不同的收藏价值。以大家熟知的“拉菲”为例,1982年的拉菲,帕克给100分,在香港价格超过5万港元;而1984年的拉菲。帕克仅给84分。价格不到1万港元,超过5倍的差价正是年份的影响。需要指出的是红酒并不是越陈越好,大多数红酒没有陈年潜力,普通餐酒需要上市当年饮用;好一些的白葡萄酒在两年以内喝掉;红酒一般须在上市后两三年内饮用;只有极少数佳酿才具有陈年10年以上的潜质。通常在温度和湿度适当的环境中陈放后饮用。红酒保存有严格要求,“既要防止光照,又要保持恒温恒湿,最怕震动”。确保保存红酒的地方完全隔热。温度变化会快速毁掉一瓶酒。可以用隔热板、泡泡毡、119报纸等隔热材料。在最凉爽的角落给红酒搭出一个“屋子”存放。地下室是理想的酒窖,阳光照射少。控温在100C~15℃即可。能够使红酒与空气充分接触的醒酒器空间不需要很大。舒适即可。存放时将标签贴在瓶颈上.不移动红酒即可识别;将相同年份的红酒放在一起。便于查询。找到喜欢的红酒,混合起来成箱购买会比单独购买一两瓶节省10%~15%的钱。红酒在被开瓶饮用才能展现它最大的魅力.最佳饮用温度为17℃。有些红酒开瓶即用时会味道酸涩,此时需要“醒酒”。将红酒倒入醒酒器,得以让酒液与空气充分接触。氧化发酵,隔半小时至24小时后饮用。搭配合适的食物,品味红酒的香醇凸
任何值得投资的物品都有几个共同点:稀缺性和高品质。前者的投资方向在于升值,后者的价值在于赏心悦目或者超值的感官体验。 中国有句古话“”物以稀为贵”,数量有限的顶级葡萄酒因其不可再生性,价值当然越久越高。例如1982年的顶级拉菲庄葡萄酒,其价格三十年增幅近120倍。 并不是所有的葡萄酒都适合收藏,白葡萄酒因不适合长年存放,所以不具备收藏价值;红葡萄酒通俗地分为普通餐酒和顶级藏酒,顶级藏酒因存世量稀少,具有一定幅度的升值空间,可以用于投资性收藏。 一、 具备长期陈年能力。不能长期合理存放的葡萄酒,不具有收藏价值。 二、 产量少高品质或限量版。普通顶级酒庄头牌酒的产量在20-30万瓶之间,有的名庄产量还更少,这些有限的产量分散到世界市场所以倍显珍贵。长期陈年的葡萄酒随着饮用减少,剩下的随窖藏时间的延长而价值不断上升。公认高档出品波尔多法定产区的私家酒庄出品的小批量限量版酒,产量极少,但却是精心管理的历史名庄推出的,则更具收藏价值和升值潜力。 三、 国际级大师酿造或签名酒。作为投资收藏级葡萄酒,人们多半会在历史名庄中进行选择,如果是国际级葡萄酒大师主理酿造或签名的葡萄酒,自然会因名人效应而增加其附加值,其日后升值亦会成为必然。 四、 好年份出品的葡萄酒。葡萄的收成年份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因为收成年份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当年葡萄的品质,而葡萄的品质将会被转化到葡萄酒中,通过后期的陈化慢慢释放出来。这样的产品绝对是人间佳酿,更是收藏首选。
这个得辩证分析: 红酒放时间长了,口感越来越差,时间长了,通过缓慢氧化,越来越没营养! 所以从口感与营养的角度,越收藏越不值钱!
红酒收藏价值很高的,80年代的、70年代的,越往后越值钱了。毕竟酒水这东西是很多人都喜欢的,物以稀为贵嘛! 关于红酒的起源,古籍记载各不相同。大概是在一万年前诞生,已远至历史无法记载。红酒(葡萄酒)是自然发酵的产物,在葡萄果粒成熟后落到地上,果皮破裂,渗出的果汁与空气中的酵母菌接触后不久,最早的葡萄酒就产生了。我们的远祖尝到这自然的产物,从而去模仿大自然生物本能的酿酒过程。因此,从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酒的起源是经历了一个从自然酒过渡到人工造酒的过程。其实很多食物的制作方法都是自然形成到人工制作而来的! 葡萄酒的收藏价值取决于1、 具备长期陈年能力,这是具有收藏价值的葡萄酒最基本的条件。2、 产量少或限量版3、名庄酒、国际级大师酿造或签名的酒4、好年份:对于世界级别的葡萄酒而言,葡萄的收成年份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所以收藏葡萄酒要注意的很多,这才是提现出葡萄酒的魅力之所在!
名庄酒、国际级大师酿造或签名的酒:一般而言,作为投资级葡萄酒,人们多半会在历史名庄中进行选择,如果是国际级葡萄酒大师主理酿造或签名的葡萄酒,自然会因名人效应而增加其附加值,其日后升值亦会成为必然。 好年份:对于老世界的葡萄酒而言,葡萄的收成年份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因为收成年份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当年葡萄的品质,而葡萄的品质将会被转化到葡萄酒中,通过后期的陈化慢慢释放出来。因此,波尔多地区佳年份的葡萄酒较之普通年份的葡萄酒价格可能会相差两倍以上甚至更多。但对于葡萄酒爱好者而言,很多人还是宁愿花双倍甚至更高的价钱去买佳年份的葡萄酒
中国唐朝第一个酿葡萄酒的人?
在唐初对外战争中,唐军曾在攻下西域诸国之一的高昌国时获得了一种特殊的葡萄,马乳葡萄。这种葡萄远比普通葡萄鲜甜,所以立刻就受到了唐太宗的喜爱。打下高昌国后,唐太宗就下令高昌国内大量种植葡萄,以充当贡品。 除此以外,唐太宗还移植了大量马乳葡萄进入皇宫,命人精心照料,并时常摘取,以款待大臣。 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个葡萄酒嗜好者,也是个酿酒大师。相传唐太宗曾经亲自以马乳葡萄酿酒,并且酿出的葡萄酒色泽艳丽、味道香醇,一时间被王公贵族争相追捧。按理来说皇帝亲自酿酒似乎于理不合,但这其实很符合当时的社会背景。 所以,唐太宗酿酒不仅不被诟病,反而传为一时佳话。而且除了唐太宗以外,唐朝善于且热衷于酿酒的高官名人并不少。大名鼎鼎的谏臣魏征就十分善于酿酒,相传他酿的酒“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变”,是唐朝葡萄酒酿造方面的标杆。
李世民应该是唐朝葡萄酒酿造第一人。 唐朝贞观14年 (公元640年)。唐太宗命交河道行军大总管侯君集率兵平定高昌 。奥创历来盛产葡萄,在南北朝时,就向梁朝进贡葡萄 。《班府元龟卷970》记载“及破高昌收马乳蒲桃,实於苑中种之,并得其酒法,帝自损益造酒成,凡有八色,芳辛酷烈,既颁赐群臣,京师始识其味”。即唐朝破了高昌国后 ,收集到马乳葡萄放到院中 ,并且得到了酿酒的技术。唐太宗把技术资料做了修改后酿出了芳香酷烈的葡萄酒 ,和大臣们共同品尝 。 这是史书第一次明确记载内地用西域传来的方法酿造葡萄酒的档案 ,所以说唐太宗李世民是第一个酿造葡萄酒的人 !
唐朝的“酿酒大师” 万朝来贺的大唐“天可汗”李世民学自酿葡萄酒?是不是听起来像“张飞卖豆腐”一样稀罕?这可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这也说明了在中国皇帝界,多才多艺的也大有人在。 公元640年,唐军征服高昌国后,把西域的“马奶子葡萄”和葡萄酒配方带回了长安。唐太宗带着胜利的喜悦,兴致勃勃地开始研究酿葡萄酒。不仅如此,他还亲自动手,在“渭城”(今陕西张裕瑞那城堡酒庄所在地)皇家葡园中种下了马奶子葡萄,松土、施肥……然后,结合中原酿酒之方,把收获的葡萄酿起了美酒。